其他

7张图,解读财富管理行业5个发现

2018-04-28 红小编 红上官微

来源:顾问云

红上官微您身边的综合财富管理专家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家庭财富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市场发展的成熟,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在由银行、券商、信托为主导的产品销售模式,逐步向替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的服务模式迈进。

本文监测了294个省及地级市,梳理了16万+公司数据,用7张图表带您看最新的行业大趋势。

发现一:

国内财富管理公司数量超16万家,超58%集中于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地区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机构数量有168,000+,到2018年末有望突破200,000。其中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均已突破10,000家,合计占比超过58% 行业区域集中度高,2013到2017年这个数据一直维持在52%-59%,整体变化不大。陕西、山西、云南、宁夏、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自治区现有财富管理公司数量不足1,000,排在末位。


发现二:

广东、浙江地区财富管理机构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013年到2018年,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五个地区的财富管理公司数量一直位居前列。


广东省财富管理公司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31%,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原因是广东省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总额一直位居全国之首,且居民理财意识相对成熟,给财富管理公司很大的发展动力。


紧随其后的为浙江省,增长率为40.97%。浙江省的高增长率要很大程度归功于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杭州等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居民财富大幅度提高,随之带动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

发现三:

北京、广东高净值家庭数量占比超1/3,财富区域集中度大于机构区域集中度



目前中国大陆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共有1,267,000户,家庭总财富有数十万亿。有20个省份/直辖市高净值家庭超过10,000户,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四个地区高净值家庭数量超过150,000户,累计占总家庭数的63%,财富集中度略高于行业集中度。


发现四:

陕西、山西财富管理市场供需比超过北京,成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潜在市场


各区域高净值家庭数量除以财富管理公司数量,即平均一家财富管理公司需要服务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来作为本地区的市场供需比。


山西和陕西的供需比最高,分别为18.66、16.75,超过北京位列Top2。这两个地区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处在中游位置,不过其所拥有的财富管理公司数量排在最末位,一方面说明山西和陕西地区财富管理理念不够深入,居民理财意识不强,一方面也表明了市场潜力。


北京、浙江、重庆、江苏四个地区的市场供需比也都在9.00以上,财富管理机构可以重点关注这几个市场,其高净值人群的价值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新疆、甘肃、贵州、广西、宁夏、西藏等地市场供需比低于2.5,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因为政策利好,公司注册在此地有税收减免,导致有很多并不在本地有业务的空壳公司,拉低其比例。

发现五:

广东、山东、河南、江苏与河北5省财富管理相关人群对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关注度最高,北京、上海地区远低于预期


自2016年8月起,NewBanker通过覆盖十多个全国性新闻门户、Feeds流App、搜索网站以及社交网络内容投放,搜寻对财富管理行业知识和业务经验有兴趣,对新模式新技术和业务扩张积极性更强的人。在覆盖到的1.7亿目标用户中,有超过180万人点击,主要包括财富管理行业从业者及对行业知识感兴趣的人群。


其中广东、山东、河南、江苏与河北五个省份的关注人数数量最高,说明这些区域对财富管理行业知识及业务经验的需求度更高,对新模式、新技术与业务扩张的积极性更强,体现了这些地区的行业活力。


北京、上海地区关注数量只能位列第三档,一部分是因为相较其他省份人口较少,一部分是因为两地创新创业氛围高,财富管理行业Fintech概念已经普遍熟悉,对上述知识、模式的需求相对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公众号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并删除。

更多精彩 /本周最热

。 未来高净值人群和家族财富越来越依靠股权投资

实现财务自由,你需掌握十条法则

12星座适合在金融行业从事什么职业

 如何制作完整的理财规划实现财务自由?

实地考察马耳他公立教育到底怎么样?

 理财十忌你占了几条?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红上专属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